热点文章
-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06-21
- 建筑工程技术-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09-12
- 寇永恒技能大师工作室简介及其团队成员12-18
- 建筑工程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09-12
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药学专业始建于2011年4月。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药学专业已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为社会及卫生行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面向基层从事药学服务的高职药学人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 改革的背景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药行业改革发展为药学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发展前景
医药行业在国际上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世界经济领域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共有医药生产企业7000余家,医药批发企业2万多家,零售企业近40万家,医疗机构30多万家。我国至少还需要100万名执业药师。因此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药品生产、检验、经营、流通、使用和营销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药学人才,也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就业前景。
2.甘肃区域经济发展为药学专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近3年,甘肃省医药产业年均增长保持在在20%以上,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已列入甘肃省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将建设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四大中医药产业园区,建成当归、党参等10个大宗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兰州高新区陇药综合产业园、陇东南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等9个陇药加工制造业产业园区。
药学专业既是我国人才需求旺盛的朝阳专业,也是武威市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人才紧缺的专业。“十三五”期间,医药产业已被武威市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重点加强生物制药、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工和品种开发,加快发展现代中藏药、生物医药产业,为药学专业提供了更新、更高、更好的发展空间。
3.学院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为药学专业明确了发展方向
学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及就业前景分析,通过对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的调研,结合甘肃省和武威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将药学专业列入重点发展专业。
药学专业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体系构建与企业需求脱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需求缺乏一致性。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甘肃省及周边区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技术优势,以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切入点,探索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共同体运行机制,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岗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突出培养药物制剂与检测和药品经营以及药学服务等一线岗位职业能力的“平台+方向”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按照“职业岗位明确,层次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总要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机制、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提升引领与辐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探索校企合作共同体运行机制,搭建专业建设平台
成立校企(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相关制度,构建校企(院)共建共管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围绕甘肃省和武威市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总体规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与管理,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享建设成果。与武威市各公立医院、甘肃河西三州武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兰州惠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德生堂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陇西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甘肃易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紧密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专业建设平台,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 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合作成效明显
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为“六进、四出、三平台”,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进校园、产业需求进校园、项目进校园、师资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出模式、出经验、出成果、出效益;实践教学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一是探索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校企双方探索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运行机制,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相应的管理运行制度,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改革等工作。
二是互认挂牌、 就业推荐、 员工培训合作。 校企分别挂牌设立“best365网页版登录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和企业(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共同开展实习、就业、培训、科研等合作。
三是订单培养、合作办学。合作企业投入一定的办学资源,积极探索“订单”培养,条件成熟时,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
四是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训、 定岗实习。
五是互派挂职交流合作。学校每年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 型师资;企业每年定期派遣中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挂职锻炼,参与管理和教学工作。
六是教学、科研及创新创业合作。校企互聘中高层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系列讲座;双方通过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带动校企双方理念创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共同建立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双方利用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并提供创业指导。
3.工学结合,订单分向,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一是充分利用认知实习、假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阶段的企业实践,真正实现工学交替。
二是学校与医药企业签订培养订单,开设订单培养专业班,在学生完成基本药学理论与技能教学任务后,按照订单要求,学生分医院药房、药品生产、药品检验、医药营销等具体的专业方向到订单企业学习,实现学习过程岗位化、实训场景企业化、考核评价员工化,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4.校企合作构建“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融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平台+方向”课程体系。以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将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加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特色校本教材、药学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指导书等的建设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改革成效
1.2017届毕业生全部在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和医药营销企业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100%。
2.2015级药学和中药学专业参加顶岗实习的176名学生,98人在兰州惠仁堂药业有限公司,36人在甘肃德生堂有限公司,10人在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6人在石药集团,其余均在武威和省内各大医院实习。
- 分别与兰州惠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甘肃德生堂有限公司、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等企业和直属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签订了为期5年的校(院)企合作协议,并选派2名青年教师进企业开展为期1个月的实践锻炼。
- 成立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分向”的课程体系以及2017级药学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和修订。
- 兰州惠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已确定为药学系捐建“中药饮片标本室”。
- 上一篇:药学系召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反馈会[ 01-02 ]
- 下一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浅析[ 01-02 ]